在AI產業經歷了數年的底層技術和模型競賽后,關于行業價值如何分布的疑問從未停歇。在今日舉行的2025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發表了題為《效果涌現》的主旨演講,不僅詳述了百度未來的AI戰略,更拋出了關于AI產業結構的論斷——AI產業正在從不健康的“正金字塔”結構,轉向健康的“倒金字塔”結構 。
李彥宏將過去的AI產業結構比作“正金字塔”:價值集中于最底層的芯片和算力,模型層獲得的價值不及芯片的十分之一,而應用層則更少 。這種結構是不健康的、不可持續的,因為它無法為直接創造價值的應用層提供足夠的激勵和回報 。
如今,李彥宏描繪的未來圖景則是完全反轉的“倒金字塔”:芯片之上的模型要產生10倍于芯片的價值,而基于模型開發的應用則要創造100倍的價值 。這一轉變的核心,正是李彥宏強調的戰略目標:“當AI能力被內化,成為一種原生的能力,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產力” 。
這意味著,AI的價值不再僅僅是購買昂貴的GPU,而在于將智能深度嵌入到企業的每一個工作流程中,成為驅動增長和效率的原生推動力 。這種價值的涌現,正指向李彥宏提出的“效果涌現”時刻。
李彥宏呼吁所有人都需要“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把你要解決的問題轉變為AI能夠解決的問題” 。只有當企業和個人能真正內化AI能力,才能將智能轉化為生產力,實現成本更低、利潤率更高、創新周期更短 。
同時,百度正在加速將成熟的AI應用推向全球市場 。例如,蘿卜快跑正在顛覆城市出行生態,并將“無人車成為新的移動生活空間”這一未來圖景變為現實 。此外,慧播星數字人已率先落地巴西市場,并計劃拓展東南亞和美國 ;無代碼開發工具秒噠也推出了海外版MeDo 。
“智能涌現”指的模型在復雜訓練中產生出人意料的能力;而“效果涌現”意味著AI的智能轉化為真實可量化的經濟與社會成果。這是AI產業由研發驅動向生產力驅動的轉折點。通過AI正從“智能涌現”走向“效果涌現”這種提法,百度希望向外界傳遞的信號是:AI的競爭已經從炫技走向效益。而李彥宏的“倒金字塔”理論,或許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新角度:不再單純迷戀底層的芯片和模型,而是要聚焦于應用層能創造的經濟價值。無論是重構搜索、推出智能體“伐謀”以及加速全球化,都是百度正在試圖完成這場AI價值逆轉的嘗試。此刻,所有企業和開發者都需要思考:如何在這一“效果涌現”的時代,將AI能力內化,將智能紅利切實轉化為社會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