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在變笨。主要是拜智能手機所賜,我們正處于一個注意力持續時間、閱讀能力、計算能力和語言邏輯能力不斷下降的時代。如何逆流而上?筆者整理了最優秀思考者的七個明智習慣。誠然,這些人可以說與我們不在一個層次上。如果用計算機來類比的話,他們具備強大的處理能力,能夠處理來自多個領域的大量數據。換句話說,他們擁有智力冗余。不過,我們依然可以學習他們的方法。這些方法聽起來可能平淡無奇,但真正身體力行的人卻寥寥無幾。
讀書。書籍仍然是傳達世界紛繁復雜本質的最佳技術手段。這種復雜性可以制衡純粹的意識形態。那些喜歡用簡單化的邏輯來看待世界的人,更傾向于相信網絡上的陰謀論。
少看屏幕。這樣可以為讀書騰出時間,同時也創造更多“間隙時刻”,即心神不被占用、得以自由徜徉并產生新聯想的時刻。達爾文(Darwin)、尼采(Nietzsche)和康德(Kant)都在散步中經歷了這種時刻。諾獎得主、生物化學家珍妮弗?道德納(Jennifer Doudna)說,她經常在“給番茄除草”或睡夢中獲得靈感。
您已閱讀24%(439字),剩余76%(136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