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茲堡音樂節在本月初宣布了明年夏天的節目。音樂節董事會主席哈默(Kristina Hammer)、藝術總監欣特豪瑟(Markus Hinterh?user)和執行總監克雷帕茲(Lukas Crepaz)三人共同發表的宣言指出:“2024年節目中的作品在天堂和地獄之間穿梭:勾勒出不可估量的自然之美和隱藏其中的‘惡魔 ’深淵,展現出無限的孤獨和令人眩暈的自由。”
記得今年夏天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上采訪欣特豪瑟時,他給我的感覺就和上面那段聯合宣言一般,充滿了藝術家的感性,沒有企業總監的派頭。根據音樂節在今年8月底的結束報告,在歷時43天的178場演出之后,第103屆薩爾茨堡音樂節創下了98.5%的席位滿座,吸引力來自79個國家的241,000多名游客前來,門票收入毛額2900萬歐元。歷年來,音樂節一直是薩爾茨堡稅務局的大金主,音樂節不但直接或間接為薩爾茨堡公共部門提供了約7700萬歐元的稅收和關稅,還提供了2800個全職工作崗位。這些都為薩爾茨堡帶來難以衡量的無形經濟效應,如形象提升、教育需求以及行業和企業的能力集群等,共同創造了一個所謂的"音樂節生態系統"。
早在1917年,作曲家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 為了振興薩爾茨堡的音樂文化,開始策劃薩爾茨堡音樂節。奧地利作家和詩人霍夫曼斯塔爾(Hugo von Hofmannsthal,1874-1929)接著加入,導演和劇院制作人萊因哈特(Max Reinhard, 1873–1943) 也同時加入音樂節的創始行列,負責導演戲劇和歌劇演出。第一屆薩爾茨堡音樂節是在萊因哈特所執導的戲劇《凡夫俗子》(Jedermann)中于1920年8月正式開幕的。直到今天,《凡夫俗子》依舊是音樂節每年的開場秀。20世紀最重要的指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出生于薩爾茨堡,他讓音樂節成為國際性的文化盛會。音樂節不僅僅吸引力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直到今天,音樂節依舊是歐洲政治家建立人脈的重要社交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