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歐洲占主導地位的時代在震耳欲聾的槍炮聲中結束。如今100年時間過去了,此類災難還會在我們的時代重演嗎?
自馬航MH17航班在烏克蘭東部上空被擊落以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與1914年6月奧地利大公弗朗茨?斐迪南(Franz Ferdinand)被刺殺之后的事件極為相似。現在和當時一樣,危機始于一場政府支持的恐怖主義行動。現在和當時一樣,俄羅斯與麻煩制造者站在一邊。甚至荷蘭政府提出的進入墜機現場的要求(許多荷蘭公民在此次事件中喪生),也令人想起當年奧地利對塞爾維亞發出的最后通牒。現在和當時一樣,東歐一個貌似不起眼地區的所有權引發了爭議。
1914年,引發爭議的地區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該地區曾經是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后來在1908年被奧匈帝國吞并,但統一南斯拉夫國家的支持者卻對該地區宣稱主權。現在,不僅俄羅斯吞并了克里米亞,而且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還有可能脫離烏克蘭獨立。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親俄羅斯的分裂勢力已經宣布成立獨立的“人民共和國”。
您已閱讀12%(431字),剩余88%(313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