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歷史能否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當下面臨的問題?如果能的話,今年的一戰爆發百年紀念活動,可能為全世界帶來一項巨大的福祉——促使當代政治家更多地反思薩拉熱窩事件,少花些時間擔心“慕尼黑危機”。
當然,“薩拉熱窩事件”和“慕尼黑危機”分別是指一戰和二戰爆發前的兩場外交危機。然而,這兩起事件一直被用來作為兩種截然不同的外交事務處理方法的依據。如果領袖們警告人們要嚴防“慕尼黑危機重演”,那么他們幾乎絕對是在主張對挑釁行為采取強硬手段——通常是通過訴諸軍事手段。但如果領袖們提到“薩拉熱窩”,那他們就是在提醒人們要嚴防戰爭爆發。
史學家通常認為,在1938年慕尼黑危機中,英國和法國對希特勒(Hitler)的姑息是個嚴重的錯誤,這種綏靖行為導致了大戰的爆發。相形之下,1914年夏天,奧地利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后引發的一連串事件,讓大多數歷史學家感到震驚——他們驚異于歐洲居然那么毫無顧忌地就滑向了戰爭。在講述一戰爆發的引人入勝的新書《戰爭終結和平》(The War that Ended Peace)中,瑪格麗特?麥克米倫(Margaret MacMillan)哀嘆道:“1914年世界政壇的所有關鍵人物中,沒有一個稱得上是偉大和富有遠見的領袖,沒有一個有勇氣挺身而出,抵擋住把世界推向戰爭深淵的壓力。”
您已閱讀27%(546字),剩余73%(146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