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類一直相信音樂可能有治療的功效。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認為歌曲可以凈化靈魂,促進心理健康,古埃及人用吟唱儀式來治療病人。今天,神經科學開始揭示音樂觸發大腦愈合的機制;音樂已經被證明可以幫助緩解一系列問題,包括慢性疼痛、自閉癥、抑郁癥、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研究還表明,我們可以利用聲音來減少焦慮、撫慰提升心靈,甚至可能導致改變自己。
鋼琴家克里斯蒂娜?麥克馬斯特說,“拉蒙特·楊和特里·萊利會在紐約的閣樓公寓里舉辦通宵音樂會,人們躺下來聽音樂”,她曾試圖在倫敦國王學院重現這些場景。她與國王學院的心理健康專家約翰·斯特朗(John Strang)教授合作開展了“健全心智”(Sound Mind)項目,這是一場基于20世紀60年代紐約催眠學派(Hypnotic School)創造的改變心智的音樂風格的“躺下”音樂會。催眠學派使用一種創新的循環和重復的音符模式,在聽眾的頭腦中誘導一種恍惚狀態(預示著催眠音樂的類型)。麥克馬斯特將這種重復的措辭描述為“就像咒語一樣,把人們帶入一種全身心投入的深度傾聽狀態”。
《這是你的大腦在聆聽音樂》一書的作者、神經學家丹尼爾?列維京(Daniel Levitin)將催眠學派的聲音比作薩滿教儀式中的鼓聲,“使大腦屈服于節奏,關閉內心的喋喋不休,創造一種不同的意識狀態”。
您已閱讀17%(557字),剩余83%(264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