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知道時髦的政策流行語“經濟安全”是什么意思,你將會看到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這個問題上進行為期五年的勢力范圍爭奪戰。周二,歐洲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創設了一個將經濟安全與貿易相結合的職位,并將其交給“繁榮和產業戰略”的負責人管理,同時將產業政策的責任廣泛分散到新委員會中。
如果馮德萊恩真的想要在開放貿易和強勁增長與供應鏈韌性和地緣政治一致性之間取得平衡——這是我能想到的對經濟安全的最好定義——她可以看看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澳大利亞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處于中國政治和經濟壓力的前線,因此不得不比大多數國家更早考慮這個問題。
在制度層面上,這一結果并沒有顯著的亮點,因為澳大利亞無論如何在這方面都具有內在優勢,超越了歐盟。更為重要的是,澳大利亞的經濟和安全政策制定者似乎已經相互吸收了對方的思維模式,并融合了各自的方法,而不是處于一種持續的緊張狀態。這種合作更像是約翰?列儂(John Lennon)和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的關系,而不是諾爾和利亞姆?加拉格爾的緊張對立。
您已閱讀25%(497字),剩余75%(148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