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河北鋼鐵集團簽署了一項協議,向一家意大利客戶出口1萬噸“綠鋼”。與傳統產品相比,這批鋼材的碳足跡降低約50%,產自位于張家口的河鋼張軒科技氫冶金項目的“氫基”豎爐。該項目是中國首批工業化大型氫冶金示范之一,初期采用富含氫氣的焦爐煤氣作為氣源,同時在豎爐系統中預留了綠氫切換功能,未來可以實現100%綠氫冶金。
這筆交易表明,中國的低碳鋼鐵產品正逐步獲得歐洲市場認可,也顯示出中國鋼鐵企業如何適應歐盟即將實施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CBAM)。然而,這些項目仍屬于早期試點,而非行業性變革,其規模與中國年產10億噸的鋼鐵總量相比仍十分有限。
出口只是中國推動全球鋼鐵低碳發展的一個側面。中國領先的鋼鐵企業正在供應鏈上下游延伸布局:在海外建設低碳鋼廠,提供工程服務,并投資鐵礦石開采及供應鏈基礎設施。
您已閱讀10%(385字),剩余90%(355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