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代理當代藝術家及其作品的現代畫廊業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并不長,1991年成立于北京的紅門畫廊和1996年誕生在上海的香格納畫廊算是其中的先行者。30多年后,北京和上海依然聚集了中國大陸最有影響力的畫廊。但近幾年,當代藝術市場開始向一線城市以外滲透蔓延,二三四線城市也開始出現了代理當代藝術家作品的畫廊。成立于2007年的千高原空間一直活躍在成都,見證了西南地區當代藝術的發展;2019年,可以畫廊在合肥開幕,高臺當代藝術中心則亮相烏魯木齊。
今年秋季,山西大同迎來了“見鹿畫廊”,為當代藝術走向更廣闊的領域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許多畫廊主都是最初愛好藝術,進而收藏藝術,最后推廣并經營藝術,見鹿畫廊的創始人赤衛娟也不例外。正如許多畫廊主告訴我的,成立一家畫廊門檻并不高,但盈利并不容易,更何況是在當代藝術氛圍并不濃厚的西部三四線城市。我訪問了這位畫廊主,想知道中國一線城市以外的藝術市場是怎樣的光景?
“立地”:穿越歷史迷霧,直抵澄明的精神世界
您已閱讀18%(419字),剩余82%(191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