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個問題。幾乎所有地方的生育率都在下降,這是造成我們面臨一個緊迫政策挑戰的原因之一。這個挑戰就是:撫養比持續惡化,也就是說,能夠以某種方式支持非勞動年齡人口的勞動年齡人口持續萎縮。(我說“某種方式”,是因為處于勞動年齡的成年人花時間照顧未成年人或年邁親屬,與他們花錢請別人代替他們照顧一樣,都是在做出貢獻。)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能切實地使生育率保持在2.1(人口替代率)以上的政策干預手段。匈牙利每年把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 5%的支出中的絕大部分用在這方面,卻收效甚微。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政府為民眾提供豐厚福利,而美英等國沒有為即將當上或有希望當上父母的人提供多少福利,可是它們的生育率下降程度卻都差不多。許多發達國家發現的有效“解決方案”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具有可擴展性的:答案要么是“成為以色列人”,要么是“信仰宗教”。就眼下來說,發達國家可以通過引入移民來彌補勞動年齡人口的不足,然而生育率下降是全球性的趨勢。我們遲早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將有大麻煩。
至少我以前就是這么想的(我還寫過文章)。但我已經改變了想法。不是因為我覺得撫養比問題變得沒那么嚴重了。事實上政治問題變得越來越糟糕了。當初看起來極好的措施——比如英國的三重鎖定政策,旨在以漸進方式解決政府養老金較為微薄的問題——如今可能變得難以廢除,以至于不得不把進一步加大其力度放在比所有其他事情都更重要的位置。意大利把法定領取養老金年齡與預期壽命的延長自動掛鉤的機制(這項改革值得其他國家效仿),如今可能被現總理焦爾賈?梅洛尼(Giorgia Meloni)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