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將任命新一屆總干事。由58個成員國組成的教科文組織執行局將于10月召開的第222屆會議上以秘密投票方式推舉出一位候選人;隨后,在烏茲別克斯坦薩爾馬漢舉行的第43屆教科文組織大會上,由全體成員國進行最終投票任命。近日,總干事候選人之一馬多克為FT中文網撰文,闡述了他對教科文組織與全球南方合作的愿景。
費爾曼?愛德華?馬多克(Firmin Edouard Matoko)是一位在該組織擁有三十余年經驗的資深國際官員。他出生于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曾在意大利和法國學習經濟學與國際關系,于1990年加入教科文組織。其職業生涯包括擔任教科文組織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多國辦事處主任、巴黎總部非洲部門主任,并于2017年起擔任非洲優先與對外關系助理總干事。作為外交官與思想家的馬多克以致力于多邊主義、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對全球南方的承諾而聞名。其他候選人還包括埃及前旅游與文物部長哈立德?埃萊納尼(Khaled El-Enany)。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任職的三十多年中,我常常因工作穿梭于全球各地,從巴黎總部到位于達喀爾、基多和亞的斯亞貝巴的辦事處,從非洲聯盟的會議廳到拉丁美洲的基層社區。在繁忙的工作旅途中,與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遺產不期而遇無疑是美妙的經歷。不論是身處于安第斯山脈中訴說著古印加文明的馬丘比丘神廟,還是中國東部平原上流淌千年依然生機蓬勃的大運河,以及展示著撒哈拉以南非洲建筑奇跡的大津巴布韋遺址,在贊嘆人類文明偉大成就的同時,我常常因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陷入沉思——當教科文組織以其歷史擔當創設世界遺產項目,讓各國民眾了解并欣賞彼此祖先創造的絢爛文明的同時,未來教科文組織將如何與成員國一道,尤其是全球南方并肩同行,繼續開創讓我們的后代同樣感到自豪與贊賞的成就。在2025年聯合國成立80周年這個歷史性時刻,我愈發堅信教科文組織具備這樣的潛力與領導力。我們不僅是遺產的守護者,更應是未來的筑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