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道,在為期兩天的貿易會談后,中美談判代表就TikTok達成了一項框架協議,在9月17日這個時間線快要來到之前,終于要結束了這款視頻分享應用能否在美國持續運營的拉鋸戰。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表示,特朗普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在周五通話后確認該協議。
Tiktok的命運眼看即將塵埃落定,還是不免有些感慨,且Tiktok以身下場,在這幾年,以可選范圍內用最好的法務公關游說等內外部陣容打了這一場仗,它可以給很多出海的中國科技企業諸多啟示。
首先,字節跳動在收購了Music.ly的當年采用了雙品牌策略,即在歐美市場不用抖音品牌,而橫空出世了TikTok這一款App。其本意應該是為了順應年輕歐美消費群體的品牌習慣,但在地緣政治之戰打響之時,卻成為了諸多媒體口誅筆伐其刻意掩蓋中資公司背景的證據,受到類似負面輿情鋪天蓋地影響的還有拼多多在超級碗贊助廣告大賞時推出的“Temu”,無數外媒的評論文章都是用了類似“你以為換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么”的負面標題。且不說類似的多品牌戰略在更為聚焦的現如今是否順應了時代潮流,但專門將歐美市場的消費品牌與企業或母公司品牌脫鉤的做法,確實是得不償失。
您已閱讀16%(494字),剩余84%(253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