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的政治顧問詹姆斯?卡維爾(James Carville)發表過一番著名的見解:他最希望在下輩子成為債券市場,超過總統、教皇或棒球運動員。“你可以嚇倒所有人,”他在1993年這樣說道。30多年后的今天,固定收益投資者仍是要求苛刻的利益相關者。然而,盡管支出過度的政府保持著警惕,但他們沒有足夠重視債權人近期發出的警告。
上周初,全球債券市場大幅拋售,隨后在上周五美國發布疲弱的非農就業數據后縮減跌幅。收益率最初的飆升有多個觸發因素。8月29日,美國上訴法院裁定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的許多關稅措施違法,這項裁決危及數千億美元的潛在政府關稅收入。這導致債權人要求為持有長期美國國債獲得更高的收益率(這些債券的收益率是全球借款成本基準)。夏季過后,美國政府重啟債券拍賣,此舉加劇了市場動蕩。
債券市場在告訴我們什么?上周的動蕩只是投資者日益對政府借款感到緊張的最新例證。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總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已從2007年的略高于70%上升至2023年的110%左右。債務負擔上升的驅動因素包括對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以及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后困擾歐洲的能源價格飆升做出的回應。隨著債務負擔積重難返,政府的長期借款成本也不斷上升,使得債券市場容易受到像上周那樣的陣發性拋售的影響。只需要一個火花。
您已閱讀43%(586字),剩余57%(77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