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經濟學院(Paris School of Economics)坐落在女子高等師范學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jeunes filles)不起眼的舊址上,藏在巴黎平平無奇的南部邊緣。巴黎經濟學院2006年才創(chuàng)立,只招收研究生,其資金規(guī)模也遠不及擁有530億美元捐贈基金的哈佛大學(Harvard)。但這所學院卻擁有驚人的影響力。
巴黎經濟學院院長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她最近剛剛離開哈佛,回到家鄉(xiāng)巴黎。學院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托馬?皮凱蒂(Thomas Piketty)在推動經濟學界關注不平等問題方面做出的貢獻比其他任何人都大。二十年前,皮凱蒂還曾指導過學院如今的明星經濟學家加布里埃爾?祖克曼(Gabriel Zucman)的碩士論文,論文研究的是高稅率會不會促使富人移居海外。祖克曼如今正在積極推動一項對超級富豪征收全球財富稅的倡議。現(xiàn)年38歲、外表很年輕的他已經是約翰?貝茨?克拉克獎(John Bates Clark Medal)得主,這個為40歲以下青年經濟學家設立的獎項俗稱小諾貝爾獎,其得主有許多在之后獲得諾貝爾獎。
由祖克曼主持的歐盟稅務觀察站(EU Tax Observatory)今年四月在巴黎經濟學院主辦了一場會議,吸引了圍繞這一稅務議題形成的小規(guī)模卻全球化的群體。除了經濟學家之外,還有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巴西政府、比利時工人黨的參會者,另有一位經合組織(OECD)官員以個人身份參會,她自稱“稅務問題癡迷者”。巴黎經濟學院一些更善于占便宜的學生悄悄溜進會場,免費享用了品質達到巴黎餐廳水準的自助午餐。這次會議傳達的信息是:超級富豪繳納的稅率低于普通民眾,而祖克曼及其支持者決心改變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