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在《中國為何在談“信心”和“開放”?》一文中寫道,在主題為“重建信任”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論壇上的主題發言,其實也是在試圖重建對中國經濟的信任和信心。
當時,在美國科技上遏制中國、歐盟和歐盟國家在“去風險”路線上仍不得要領的背景下,中國仍然有爭取歐盟的動機和動力。我當時的預測是,在如何增強對中國開放的信任和增強對中國機遇的信心上,中國2024年將負重前行。
回顧2024,面對以馮德萊恩為首的歐委會的強勢出擊,中方做出了回應,但回應得比較克制,始終將事態發展控制在不趨向惡化的范圍之內。和歐盟的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稅定義了2024年相對應,中國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進行的反傾銷立案調查和采取的臨時措施貫穿了全年,并輔以其他回應措施。
您已閱讀16%(336字),剩余84%(179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