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逢財報季,國內各個互聯網公司陸續都在發財報,就財報數據來看,在過去的這一年里,似乎國內互聯網企業過去一年業績都不錯。
比如拼多多在過去的一年凈利潤600億人民幣,營收增長90%;2023年騰訊營收6090億人民幣,較2022年增長10%,非國際財報準則下的凈利潤1577億人民幣,較2022年增長36%;去年滴滴營收同比增長了36.6%,首次實現年度盈利;前幾年顯得比較萎靡的快手,過去一年營收也達到了1135億人民幣,凈利潤達到了103億人民幣,就此首次實現扭虧為盈;就連新興平臺比如小紅書去年都首度實現了盈利,過去一年都實現了268億人民幣的營收,凈利潤達到36億人民幣左右。
縱然剛剛過去的2023年,大家對宏觀經濟信心普遍偏弱,寒氣的傳導下,消費市場和投資市場都比較萎靡。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動輒兩位數的增長,雖然不能完全逆轉經濟周期的作用,但是對市場的信心會起到一定的增強作用。
您已閱讀27%(395字),剩余73%(105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