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電視劇《漫長的季節》廣受關注,劇中酣暢淋漓地展現了東北樺林小城的兩代人、兩個時期的工作與生活場景。不變的是地點,變的是時代、生活方式和人的思維,從廠城合一的過去,到“換了人間”的如今,從過去的青春與榮譽,到當下的迷茫與豁達并存,背后則是數十年來經濟社會演變的縮影和結果。
這不僅僅是樺林,而要看到整個東北。這片黑色的土地,曾親歷革命戰爭、工業援建、油田勘探、糧食基地建設等重大事件。但改革開放后,東北發展形勢卻出現反轉,經濟放緩、居民南遷、生育不足、改革滯后、創新缺乏多相疊加,轉型之路幾經坎坷。若將視角拉長至百年,東北正如經歷了“闖關東”之元春、“共和國長子”之盛夏,以及近半個世紀以來的蕭秋與雪冬。立足當下,區域經濟放緩、新興產業不足、生育低迷、債務瓶頸,已成為東北亟待解決、攸關生存的問題。
在這“漫長的季節”中,東北怎樣能夠全面振興,何時才能讓她重回春天?
您已閱讀6%(382字),剩余94%(616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