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林業碳匯”越來越成為企業氣候目標中的高頻詞。作為碳抵消的重要手段之一,林業碳匯因為價格低廉成為多數企業實現碳中和的選擇,也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市場和買方看好。然而, 2023年自愿碳市場的混亂給碳匯交易帶去了更多不確定性。從去年全球能源危機中一路下跌的價格,到今年開年減少毀林項目遭到主流新聞媒體的質疑,許多買家逐漸對市場失去信心,考慮分散投資組合,等待市場回歸穩定。
面對市場的波動和碳信用項目實際環境效益的質疑,企業在制定氣候目標實現路徑時,應優先部署直接減排方案,切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碳抵消等輔助手段比重降至最低,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和風險;對于確實無法減排的部分,在購買林業碳匯等自愿碳信用時,應理性甄別不同碳匯項目的環境效益,購買高質量、可認證、可追溯的碳信用,從而確保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衛報》指控REDD+碳信用額度“虛假”
您已閱讀12%(377字),剩余88%(289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