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圈里,往年的三四月正是被俗稱為“金三銀四”的跳槽季。但在今年的三月里,互聯網大廠小廠裁員消息不斷,按某些公司將裁員稱為“畢業”并向被裁員工發“畢業須知"來看,今年的三四月不僅沒有成為跳槽季,反而還成了“畢業季”。
事情正在起變化,幾個大廠一字排開:去年剛剛經歷反壟斷的阿里,在傳統電商旺季的Q4,交上了一份被稱為“史上最差財報",而其最近在包括生活服務在內的板塊,開始了“人員調整和優化”;騰訊受到游戲行業監管和廣告市場疲軟的影響,財報也不甚如意,PCG與CSIG成為了裁員重災區;原本狂飆突進的拼多多,其最新一季財報顯示增長也已經放緩,公司官方口徑變成了“休養生息”,之前員工增長太快導致公司辦公樓廁所“一坑難求”的拼多多,如今也間或傳出了裁員消息;而最新傳出裁員消息的京東和B站,因為將裁員稱為“畢業”,一時在互聯網圈中被反復調侃。剩下的滴滴、美團、快手、字節等等,時不時就有“人員優化”的消息傳出。
對于很多互聯網公司來講,以“優化”或者“畢業”來代稱裁員,只能說明我國互聯網產業在過去短暫的發展歷史中,可能還沒有經歷過這樣具有普遍性的行業衰退。
您已閱讀30%(478字),剩余70%(111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