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全球多數市場持續下跌,歐美主要市場呈現股債“雙殺”走勢。年初至今,美國三大股指從歷史高位下滑,其中,標準普爾500指數重挫7.7%,日經225、韓國綜合指數等股指跌幅均超過4.0%,法國、德國股等股市錄得不同程度下跌;2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1.0%,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2019年以來首次轉正。中國股市延續去年12月中旬以來調整走勢,年初至今上證綜合指數累計下跌3.0%左右。從股市板塊表現看,偏科技類板塊個股跌幅相對更深,年初至今,納斯達克指數、國內創業板指數跌幅分別接近12.0%和8.7%,跌幅遠超標準普爾指數和上證綜合指數。同時,市場熱點輪換較快,走勢缺乏明確主線。尤其是近期中國加碼穩增長政策力度,美國微軟公司巨資收購動視暴雪等利好,似乎對市場影響很有限。是什么原因導致全球市場開局不利,今年股市機會如何,商品與匯市會怎么走?
近段全球市場表現主要反映市場對金融環境收緊加快與全球經濟復蘇前景擔憂。
一方面,擔憂金融環境過快收緊引發金融資產估值重估。數據顯示,2021年12月,美國CPI同比升至7.0%,創美國40年新高,失業率持續回落,房地產緊俏,制造業與服務業維持較高景氣度,顯示經濟仍在復蘇。美聯儲政策會議及近期相關官員表態暗示美聯儲政策收緊節奏比此前預期快,市場提前做出反應,投資者拋售美債,市場利率快速上升,高估值風險資產吸引力下降,尤其是近兩年累計不少獲利盤的科技板塊與個股,部分投資者選擇暫時離場觀望,金融環境明顯收緊。
您已閱讀23%(626字),剩余77%(207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