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支付行業潛流涌動:從銀行主導的開放平臺到二維碼互聯互通,再到央行“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DCEP),種種舉措似乎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呼應了一種聲音——“打破網絡支付壟斷”。“打破壟斷”的主張鼓舞人心,因為沒有人喜歡壟斷,壟斷往往意味著更高的價格、更差的商品和不太好的服務。不過,在表達情緒和采取行動之間,尚有理性思考的空間。而在一片喧囂中,恰恰需要平心靜氣地問一句:何為“壟斷”?網絡支付行業究竟是否存在壟斷?
“壟斷”的誤解與澄清
“圍繞著資本主義和競爭的含義,有著無數的誤解和神話。可在人們對‘壟斷’的巨大混淆面前,它們都顯得相形見絀。”經濟教育基金會主席理查德?艾伯林教授的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理解“壟斷”的困難。
您已閱讀8%(314字),剩余92%(372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