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數據泄露丑聞曝出后,一幅畫面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我不斷地想到劍橋大學心理測驗中心(Cambridge Psychometrics Centre)。該中心坐落于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佳奇商學院(Judge Business School)內,它自稱是一個“戰略研究網絡”,這意味著它從事研究工作,但它同時也向商業公司出售服務。該中心已經引起了國際關注,因為它的研究促成了一個應用程序(APP)的開發,該APP將數據從Facebook傳輸給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此事突顯了商業和學術研究之間令人擔憂的模糊界限。
學界和企業之間協同合作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這種協作過去并不那么復雜。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合作主要著眼于促進技術轉移:即如何確保學術研究人員的獨創性發現實現商業化,讓相關大學和研究人員都獲得一些回報。保護知識產權至為重要。在民眾普遍感到本國在全球競爭中已然落伍的英國,對創收的期望值(起初并不高)上升了。
自那時起,高等教育機構有了更大的壓力去開展更加吸引眼球的研究:這是它們獲取經費的一種方式,也是它們提升排名以吸引學生和教職人員的一種方式。
您已閱讀30%(516字),剩余70%(122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