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華為消費者業務大中華區的過去兩年里,很多場景揮之不去。智能手機,也許是當今中國競爭最為激烈的創新賽道,從城市到鄉村,從線上到線下,從跨國巨頭到互聯網新貴,沒有弱者,卻遍地是失敗者的骸骨,沒有膽小鬼,但一次勝利往往短暫的浮現即被時間淹沒。本文我們聚焦華為手機在中國的崛起,力求呈現更多不為人知的往事,講述就從三位山西“老江湖”開始。
老王,太原夢幻手機城的骨灰級老板,一位擁有20年一線手機銷售經驗的代理商,一開始就對我們的調研有些不屑。“手機行業歷史,比你們這些文化人想象的瘋狂。”在他看來,公眾表面上看到的是廠家“你方唱罷我登場”,背后的真東西是“渠道的意志”。實際上,作為某高端手機在山西總代理,他的生意剛剛從頂峰跌落,2015年他在山西的出貨大概是2000臺每年,那時候售價一萬多元的真皮手機,簡直在山西賣瘋了。“山西這個地方很特別,你出10萬塊錢的手機也有人買,有錢人太多了。”他補充道。但是最近兩年,形勢發生了變化,不僅僅是小眾高端機不景氣,中興、華為、酷派、聯想這四家“中華酷聯”的命運也天壤之別,而三星一蹶不振,“蘋果都被國產手機啃得只剩蘋果核兒了”。在夢幻手機城這個有著十幾年歷史的手機批發市場里,喧囂過去,華為和OV得了天下。世道變了,這讓老江湖開始考慮“被大品牌招安”,其中一個重要的轉型考慮就是“代理華為”。
真實的夢幻手機城并不高端夢幻,是太原大南門地下一層有著300多家商戶的手機零售批發市場,手機行業稱之為“二級市場”。太原人很熟悉這里,類似昔日北京中關村的海龍電子城、太平洋電腦城聚集區,滿大街賣電子產品和手機。現在由于生意下滑,一些“游擊隊”商家都開始轉向“地下”,節約租金,維持生意。業內人士不敢輕視二級市場,簡單說:這里像股市一樣,所有手機一天一個價格,如果某個廠家某個機型貨量太大供過于求,二級市場價格會暴跌,反之暴漲,這里是手機行業的晴雨表,類似市場里全國有數以十萬計以手機為飯碗的精明商人,每天都在窺視著業內廠家的動向,尋找著一切可以發財的漏洞。“與二級市場對應的,廠商自營和正規零售渠道叫一級市場,比如華為手機、OPPO手機現在的很多專賣店,運營商市場我們有時候叫1.5級市場,現在運營商補貼和政策越來越少了,對消費者影響也在下降,但還是不能忽視這個市場的存在。”老王說,顯然,他對行業的認識有很多從實踐到理論的思考。對于老王這樣的手機經銷商,他們目睹了二十年行業變遷,客觀講對品牌是沒有任何忠誠度的,最好的情況就是“玩弄品牌于股掌之間”,在最好的時間窗口賺到最多的錢是他們的戰略目標,為此,可以卑躬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