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2015年的全民炒股,到2017年的全民炒房。“居者有其屋”一直是國民心中的執念,“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充斥著整個樓市,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亞當與夏娃效應”,越是限購、禁止的物件,人們越要得到手。購房者的瘋狂“搶著上車”,開發商的齊捧地王,政府越挫越勇的樓市調控,他們各自行為背后存在怎樣的心理?“樓市心理調查”系列深度報道為讀者多視角分析房價暴漲后參與各方的“扭曲”心理。本文為該系列文章第二篇。
本輪暴漲已經瀕臨尾聲。3月17日下午,北京已經率先出臺了調控新政,將二套房首付比例升到六成。不出意外的話,廈門、杭州等幾個在本輪中首當其沖的城市在今年四月之前也會陸續出臺更嚴格的調控措施。
這一措施無非是兩個方向:用行政手段抬高購房人資格的門檻,例如曾在多長時間內交易過的不能再交易;或是用稅收、首付比例等金融工具提升交易難度——二套房八成甚至更高比例的首付都是有可能的,而貸款也不再有利率優惠,甚至還有一定比例的上浮。
您已閱讀15%(416字),剩余85%(230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