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當印度把一顆造價低廉的衛(wèi)星送入火星軌道時,一家媒體公司忍不住拿印度與中國作對比。新德里電視臺(NDTV)網站說,雖然“印度象”在其他大多數(shù)方面都不如“中國龍”,但德里最起碼在奔向紅色行星的賽跑中跑贏了北京。
把目光轉回到地球,印度可能即將在另一場賽跑中偷偷跑到中國前頭。多年來,印度一直懷著敬畏之心注視著喜馬拉雅山另一邊中國的超高增長率。如今,印度在這項指標上也有了趕超中國的現(xiàn)實可能性。這種趕超可能最早在明年就會發(fā)生。若真的如此,印度屆時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在中國的影子下度過了幾十年后,印度終于要一躍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甚至有可能推動民主再度成為一種時尚。是否有人想討論下“德里共識”?
上述觀點并不像聽起來那么離譜。多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中國以兩位數(shù)的速率增長。如今,中國的增長正在放緩。中國的勞動力正在萎縮,制造業(yè)正逐漸失去動力。更重要的是,中國領導人認識到有必要改變這種過于依賴信貸和能源投入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國的增長速度已跌破7.5%,用不了多久,北京方面很可能會允許增速穩(wěn)定在6%到7%之間的某一點上。它肯定寧愿選擇這樣、也不愿選擇一場危機,因為危機可能會在短期內讓增速降到低得多的水平上。
您已閱讀32%(511字),剩余68%(108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