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學院(Swedish Academy)宣布今年諾貝爾文學獎(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得主為加拿大作家艾麗絲?門羅(Alice Munro)時,她甚至沒在電話旁守候,而是睡著了。多次嘗試聯系上她而未果之后,瑞典皇家科學院只好給她留了一條語音信息。第二天清早,女兒終于打通電話時,門羅才知道自己即將獲得一份77萬英鎊的獎金。
這條軼事聽上去頗為真實。眾所周知,這位現年82歲的短篇小說作家行事低調、注重隱私、不愛巴結名人,喜歡在自家所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隅自由地閑逛,并敏銳地觀察周遭的一切。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今年的獲獎者那一刻,世界各地的人們感到由衷地為她高興,但并不是特別驚訝。過去幾十年間,門羅榮獲過不計其數的文學獎項,從2009年的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到北美地區的無數獎項。門羅常常被稱為“加拿大的女契科夫”(the Canadian Chekhov)。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彼得?英格倫(Peter Englund)稱她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但無論她此前獲得過怎樣的殊榮,此次門羅的諾獎卻代表著一種更為重要的國際性認可:她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加拿大作家,也是110位諾貝爾獎得主中第13位女性,上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是2009年得獎的赫塔?米勒(Herta Muller)。
您已閱讀46%(598字),剩余54%(70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