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藝術界眾多大腕從紐約、倫敦、北京以及各個地方云集香港,參加首屆香港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Basel),博覽會于5月26日結束。
這是亞洲首個嚴格按照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標準量身打造的展會。兩年前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把香港藝術展(ArtHK fair)收至麾下。熟知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旗下另外兩大姊妹盛會者(巴塞爾藝術展與巴塞爾邁阿密博覽會(Miami Beach))定能立馬認出“該知名品牌”,因為從字體到藝術地圖的各個細節,香港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都完全照搬。
對香港藝術展的改造并非徹頭徹尾,新東家折衷處理了某些東西,比方說把各個展臺合理分配在展廳所在的兩個樓層,并把貴賓休息室安排在樓上。整個展廳空間寬敞,燈光效果明顯,讓展品更顯藝術美感。但由于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將在六月在發源地巴塞爾舉行,因此很多畫廊并未將自己的“鎮館之寶”拿來展覽,而有些畫廊很明顯屬于敷衍了事。但本屆博覽會也不乏精品,其中彼得?布洛姆(Peter Blum)畫廊就帶來了草間彌生(Kusama)早期幾幅佳作,其中包括創作于1965年的《陰莖碗》(“Phallic Bowl”),該作品預估價為30萬美元——此外參展草間彌生老年時期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色彩艷麗,反映出她唯我獨尊的性格。澳大利亞小畫廊Sullivan and Strumpf展出佩尼?伯恩(Penny Byrne)顛覆傳統藝術的小微塑像作品——“iProtest”,其創作靈感源自全球各地的政治動蕩。
您已閱讀24%(626字),剩余76%(198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