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Shintaro Ishihara)最近組建新政黨,他說該黨的宗旨是建立起“更強大、更強硬的日本”。正是這位石原慎太郎今年引發了日中圍繞東海一個群島控制權的日趨激烈的爭執。在石原慎太郎和日本其他重量級政客奉行更加尖銳的外交政策,對中國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態度之際,他們應當考慮近年另一個地區另一個國家的遭遇。
2004年,當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Mikheil Saakashvili)借格魯吉亞玫瑰革命上臺時,國際社會對這個彈丸小國的民主轉型表示贊許。薩卡什維利很快向美國政府伸出友好之手,急于在該地區建立新戰略合作關系的布什政府做出了積極回應。但一些美國官員公開表示擔心,薩卡什維利可能相信美國的支持給了他一個盾牌,同不睦的北方鄰國俄羅斯發生沖突。四年后,擔憂成真。
這位格魯吉亞的年輕總統意欲通過對抗武力強大的鄰國,打“愛國牌”,在政治上得分。于是,他派出坦克侵入分離的南奧塞梯,使俄羅斯得到一個良機,幾乎將格魯吉亞人一路打回首都第比利斯。美國則一直袖手旁觀,提醒格魯吉亞總統,美國早就警告過他不要招惹俄羅斯。正如時任美國國務卿的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曾經警告薩卡什維利的,美國不會為了南高加索的一個分離地區而同俄羅斯開戰。
您已閱讀25%(533字),剩余75%(159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