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Nvidia)斥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Intel)并非一筆明智的投資。這并不是對英特爾本身的否定。作為一家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的股價目前只有峰值的一半,未來幾年完全可能表現亮眼。但上市公司彼此持有小額股權,幾乎總是對股東資本的低效使用。
投資同行的公司,做的不過是股東自己也能做的事。英偉達以略低于當時市價買入股票,也未為這筆資金主張任何特殊待遇:沒有董事會席位,也沒有非常規表決權。其4%的持股比例過小,即便將來真出現他方收購英特爾的情況,也不足以加以阻止。
這筆投資——還伴隨著“共同造芯”的承諾——能說的最大好話就是:規模小到讓英偉達股東毫不在意。作為這輪人工智能熱潮的“首選”芯片供應商,英偉達截至7月底賬上約有570億美元的現金及易變現證券。其投資需求也很有限:去年資本開支僅34億美元。當然,與英偉達4.3萬億美元的市值相比,這點錢不過是九牛一毛。
您已閱讀40%(384字),剩余60%(58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