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給我們留下了什么?在英國喜劇團體“巨蟒組”(Monty Python)拍攝的《布萊恩的一生》(Life of Brian)中,答案包括高架引水渠 、浴缸與和平。但如果正確的答案是“他們的帝國垮了”呢?簡而言之,西歐在世界史上扮演的變革性角色,源于歐洲缺少一個統治全境的帝國。這為西歐造就了古代史學家沃爾特?沙伊德爾(Walter Scheidel)所稱的“競爭性的碎片化”。競爭推動了商業、知識、科技、法律和政治層面的變革,最終導致了工業革命。于是,一切都隨之發生了變化。
碎片化的好處是沙伊德爾在2019年出版的《逃離羅馬》(Escape from Rome)一書中的核心思想。這種觀點并不新鮮。但沙伊德爾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把西歐進步的根源,歸結為后來沒有一個強國能重現羅馬的輝煌。與中國、中東、印度等地不同,歐洲再也沒有出現大一統的帝國。
1500年來,歐洲諸國相互競爭。不妨以“一個瓶子中的蝎子們”來理解歐洲歷史。蝎子們必須長出有毒的刺,才能在這種險惡環境中活下來并茁壯成長。事實就是如此,并且競爭極其激烈,結果是一個小小的歐洲島國征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區,開始了工業革命。一些國家退出了競爭。但在一些地方受到壓制的創新和思想,轉而在其他地方開花結果。
您已閱讀26%(532字),剩余74%(148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