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被特朗普政府特赦的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hangpeng Zhao,CZ)在X上表示,自己對今年晚些時候將在迪拜舉行的幣安區塊鏈周上,與另一位web3領軍人物Michael Saylor進行面對面會面而感到興奮,他還提議將Peter Schiff也納入討論,因為這可能會促成兩位代表比特幣行業對立兩端的人物間的一場經典辯論。作為回應,Schiff表示Saylor到目前為止已經“拒絕了每一次邀請”,但他仍然愿意就以下主題與賽勒進行辯論:比特幣是未來的貨幣,還是僅僅一個注定要崩潰的去中心化龐氏騙局?最新消息是Schiff確認他將出席這次活動,與 CZ 就比特幣的價值與代幣化黃金的價值進行辯論。
比特幣行業在美國經歷了拜登政府的強監管,和如今特朗普政府的超級利好政策,可以說是180度的大轉彎。正因如此,之前一直在阿聯酋迪拜避風頭,卻在去年突然被捕的CZ,新聞熱度一直沒有消退過。甚至因為他的妻子和人生伴侶何一之間的八卦故事也一直被吃瓜群眾們津津樂道。但是在此消彼長的輿論戰中,我一直最不解的問題是CZ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用華裔企業家身份,用中美關系下行的敏感言論為自己開脫。華為曾經經歷過比CZ更大的國際地緣政治危機風浪,但任正非在世界經濟論壇的發言和媒體采訪都非常克制。其他在北美的華裔企業家,從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到Youtube創始人、“Paypal早期幫派”成員的陳士駿,再到加拿大華裔黑莓手機曾經的CEO John Chen、Zoom的創始人Eric Yuan等,無論來自臺灣還是內地,無論是在歐美長大還是像我這般研究生才來美國讀書工作的普通人,在企業經營或者個人境遇遇到挫折的時候,都沒有去打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的牌。此前《福布斯》的專訪文章里CZ說“我的華裔身份又被提起了,好像這很重要”,他所指的不過是國會聽證環節中部分議員的質詢。TikTok的周受資在長達五個多小時的質詢中,被問過更為無理的問題,包括自己的年薪和家人等,他都沒有在任何媒體采訪里把這個歸類為種族歧視。
更何況如果仔細翻閱公開文件,在聯邦政府的起訴文件和最后的判決中,都從未提及過CZ的華裔身份,也沒有因此質疑他與亞洲不同國家政府的關系會影響美國的國家利益。拜登政府的判決一直是基于此前比特幣天然可能帶有的洗錢和恐怖組織交易等相關的國際安全金融問題的法理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完全可以挑戰上一屆美國政府在金融監管上的過度處理,且這也是08年金融危機之后美國各大金融巨頭和創新模式企業一直在游說和挑戰的問題,類似的話術可以幫助他找到更多的盟軍友軍,然而他卻一直要抱著一種深受美國政府欺負和歧視的受害者的姿態出現在公眾面前。殊不知這對已經跌宕起伏的中美關系沒有任何的好處,長遠來講,也不會對他的Web3業務有任何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