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美聯儲如期又降息了25個基點,二是中美貿易戰又停戰了一年。
對于美國現在的國債規模(本金38萬億美元,每年利息支出大約1.2萬億美元)而言,這次降息以后,預計每年可以省下950億美元的國債利息支出。950億美元相當于什么概念呢?2025年到今天(按10個月算),美國政府收上來的關稅收入是1950億美元。換言之,鮑威爾今年講兩句(分兩次降低25個基點),就把特朗普總統今年上任以來在稅費上的所有折騰(關稅、301船舶噸位稅等各種事情)全搞定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任何稅負都有納稅人(負責直接履行繳納義務的人)和負稅人(經過市場交易以后,實際承擔稅負的人)的分別。例如,關稅的征稅行為是跨境商品買賣,名義納稅人是進口商,但是進口商可以通過價格談判,或多或少地把稅負轉嫁給出口商(或者說,進口商在零售端加價,將稅負轉嫁給消費者);同理,301船舶噸位稅的征稅行為是運輸,名義納稅人是海運公司,但同理海運公司可以通過談判把稅負轉嫁給貨主。
您已閱讀14%(429字),剩余86%(255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