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上周聲稱將在兩周內決定是否對伊朗動武后,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結果僅僅過去了兩天,在上周日凌晨的這個仲夏節之夜,美國對伊朗的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個所謂的關鍵核設施進行了打擊,這必將成為上周乃至本周的國際輿論焦點。另外,韓國外交部上周五(20)日公開拒絕了美國提出的亞洲盟國應將其國防開支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GDP)5%的意見。這同樣引人注目,尤其在東亞地區。
筆者認為,特朗普對伊朗的動武后果難料:包括可能會引發地區戰爭、或是德黑蘭對美、歐的嚴重報復浪潮。尤其重要的是,除非伊朗不報復,否則美國必然深陷中東困境而無暇顧及俄烏戰爭、以及中國在南海、東海和臺海的行動。同時,韓國政府公然拒絕美國提出的盟國軍費標準,可能意味著韓國正在試圖走向獨立,至少是試圖以此同美國在一些議題上討價還價,而這,也是一種獨立和自主。
美國可能未實現軍事目的
您已閱讀10%(371字),剩余90%(347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