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中,中國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發言中將中國提供的國際融資定位為一種氣候融資。這一聲明以及中國隨后采取的行動,標志著其在聯合國氣候談判中長期秉持的立場發生了變化。
此后的六個月中,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大幅削減多項氣候相關的資金機制,并全面發動貿易戰的情況下,中國將自身定位為非傳統氣候融資貢獻者的舉動,對全球氣候行動的未來而言就顯得更為重要。
中國轉變立場的動因及其對其他發展中排放國的潛在影響,是未來氣候政治的核心所在。除傳統融資模式外,中國清潔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多為私營企業)正以更大的規模投資海外,包括新建產能。在全球氣候行動和清潔能源轉型持續面臨威脅的當下,深入理解這些動態,或許能為提振氣候雄心帶來機遇。
您已閱讀10%(354字),剩余90%(33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