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回顧2024年,海外“美強歐弱”,國內“量穩價縮”是宏觀經濟的主要特征。2024年9月以來,美聯儲啟動降息周期,中國經濟政策暖風頻吹,“超常規”的理念逐步突破既有路徑依賴。
展望2025年,宏觀重心再平衡將增加中國經濟抵御內外風險的韌性,監測政策風速核心在于綜合定價“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2025年政策節奏既有著眼于新質生產力發展,反內卷和促銷費等以我為主、能早則早的安排,也有視外部情況和經濟復蘇進程,具有相機抉擇和對沖屬性的漸進加力預案。
具體而言,中央財政/機構加杠桿是推動實體需求復蘇“幡動”最重要的發力點,其中央企有望扮演重要角色,而地方和城投合計口徑的杠桿水平基本維持穩定,在杠桿率回歸正常區間和利潤率漸進修復的進程中居民和民營企業杠桿率或仍小幅下行;資產價格與收入預期反轉是消費復蘇的基本條件,前者更為顯著的存量影響意味著房地產止跌回穩、權益市場持續提振具有系統重要性;出口份額仍有望維持在高位水平,但經驗比較表明重供給、輕內需的模式難以持續,實現產品出口和產能出海并舉需要從輸出過剩產能轉變為充分利用產業優勢。
您已閱讀12%(495字),剩余88%(347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