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到英國海克利爾莊園(Highclere Castle)采訪女主人卡納文伯爵夫人(Lady Carnarvon)(見《專訪“唐頓”伯爵夫人 》),到2017年撰寫《隱身階層:英國“上流社會” 》,我花了三年(說明懷疑且拋棄從前以為確認無疑的認知,是多么困難!)來確認和接受英國社會的普通常識:貴族早已不再占據(jù)英國社會中心地位,他們仍然擁有土地、財產和相對特權,但早已蜷伏于社會一角,政治權利已被罷黜——因為上議院貴族議員禁止參加大選。后來我無數(shù)次形容自己曾經如同英國老奶奶的思維,花了20年來追趕英國社會的前沿。然后回頭看,才知道自己曾經多么無知和落伍。
現(xiàn)在的英國平等到了什么程度?現(xiàn)任首相斯塔默去看了流行歌星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演唱會,被媒體批評他貪污(因為平民要花巨款才能購得門票,而首相的票是贈送的)。而在我從前受到的教育里,政治領袖去看歌星演唱會,那是歌星求之不得的關懷和愛護。
無論英國的平等,還是中華的等級制度,都是2000年前老祖宗奠定的基礎。前者的推手是基督教。“人人生而平等”是基督教里的基本教義:人是上帝造的,而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基督教曾經拋棄這基本教義,與國王聯(lián)盟(請注意,不是政教合一。因為王權與教權的兩班人馬是獨立的,國王與大主教相互依賴和控制 )一起以愚民方式統(tǒng)治英國。而文藝復興之后,“人人平等”理念變身為人權概念,逐漸在英國成為現(xiàn)實。
您已閱讀29%(601字),剩余71%(150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