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正在芝加哥舉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民主黨有一個禁忌,那就是加沙:不要提那場戰爭。零星的持不同意見者手中的巴勒斯坦國旗被沒收;一名戴伊斯蘭頭巾的抗議者被“我們愛喬”的喊聲淹沒,此人在打斷總統的演講后還被一塊印有拜登頭像的競選標語牌擊中;獲得批準的示威活動被擋在安全距離以外。即使只是提到這個美國最具爭議性的外交政策問題,也像是在挑戰命運。
然而,保持沉默是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的最明智選擇。作為拜登手下的副總統,哈里斯不能公開與她的上司決裂。上一次出現這種兩難困境是在1968年,當時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手下的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休伯特?漢弗萊(Hubert Humphrey)糾結于是否呼吁停止對北越的地毯式轟炸。支支吾吾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他輸掉大選。
對哈里斯來說,需要糾結的問題是,要不要威脅以色列,如果它不同意停火,就對它實施武器禁運。這樣的立場將會削弱拜登的威信,美國總統上周又爽快批準一項200億美元對以軍售計劃。即使拜登鼓勵哈里斯對以色列扮演“壞警察”,而他自己繼續扮演“好警察”,沉默仍然是哈里斯的最佳競選立場。
您已閱讀26%(486字),剩余74%(140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