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已經在下棋、識別鳥鳴和預測復雜蛋白質結構等方面勝過人類。但是,在涉及到真正聰明和需要直覺的東西(比如原創科學研究)時,我們人類喜歡認為我們仍然具有優勢。
我們可能需要再想一想。6月早些時候,在倫敦舉行的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峰會(RAAIS)上,加拿大藥物研發公司Valence Labs總裁丹尼爾?科恩(Daniel Cohen)討論了“自主科學發現”這一誘人、但略微令人不安的可能性。使用專業數據進行訓練后,先進的人工智能(AI)模型也許很快就有能力生成假設、設計和運行實驗、從結果中學習,并且全天候不斷重復?!拔覀兊氖姑菍崿F科學發現的工業化,”他表示。
與計算生物學領域的人士交談,你很快就能理解他們對AI的興奮。AI研究公司、谷歌(Google)旗下的DeepMind甚至在其AlphaFold程序為2億個蛋白質結構建模后,分拆出一家獨立的公司Isomorphic Labs來耕耘該領域。
您已閱讀25%(397字),剩余75%(116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