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在2022年首次使用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一詞引發了熱議。這一概念代表著拜登政府在貿易和供應鏈韌性問題上有別于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主要方面之一。但它迄今一直難以超越空談,部分原因是美國政府對本國在關鍵產業領域的能力——更不用說盟友的能力了——沒有清晰、細致的了解。
這種情況正開始改變。去年,美國商務部發起了一個供應鏈中心(Supply Chain Center),與私營部門合作伙伴合作測繪供應鏈。現在,美國商務部已開始悄悄試用一種供應鏈敞口工具,分析來自美國及其許多盟友的貿易和海關數據,以詳細了解風險和機遇所在。
背后的想法是弄清楚這些國家在半導體、關鍵礦物、消費電子產品等各個領域的供應鏈到底有多健康——或者不健康。在發生戰爭、疫情或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來自盟友的供應能夠多快取代關鍵投入品?它們在多大程度上依賴中國或俄羅斯等單一的其他國家?
您已閱讀23%(421字),剩余77%(143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