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高層主持的山東濟南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周其仁教授出現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作為資深的改革派,中國改革開放的全程見證者和理論推動者,周教授的參會引起人們的諸多遐想。在三中全會召開前夕,這釋放什么信號呢?
三中全會歷來重要。十一屆三中全會喚醒春天,十四屆三中全會一錘定音,十八大三中全會吹響號角……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屆三中全會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議題。到了十九大三中全會,開始討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這一重大變化意味著改革的主陣地和底層邏輯正在發生切換。改革從經濟領域進入政治和社會等“深水區”,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經濟建設方面,也不再單純的“唯經濟增長論”,更多的是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加強政治站位對過去高速增長中暴露的問題進行整頓。基本的思路是結構性改革、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與雙循環格局等,同時兼顧高水平安全和系統性穩定。
二十大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擘畫中國式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宏大畫卷,為新時代發展思路注入更加豐富的內涵。因此二十大三中全會作為大會統領下的中央委員會議,主題肯定仍然要以二十大的精神為指導:如何將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畫卷落到實處,制定更加詳細的發展思路并將具體任務分配下去。二十大屆內時間很快過半,時間緊任務重,三中全會需要統一認識,加快推進。
您已閱讀25%(531字),剩余75%(16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