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FT上看到Drewry的數據,稱香港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下降了14%。作為一個常年在粵港兩地周游,對業界略有了解的從業人士,我對這個數據并不感到意外——這在某種程度上是香港人口結構變化和城市規劃變化的必然結果之一。
事實上,香港海事處自己的統計顯示,香港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是連年下跌。如今,葵青貨柜碼頭(香港的主力集裝箱港口)的抵港重柜數量已經從2013年的近750萬個下降到2023年的477萬個,離港重柜數量也早已不足500萬個的水平。從排名上來看更加直接明了——香港曾經連續十年(1994年到2004年)雄踞全球集裝箱吞吐量頭名,不過此后內地港口飛速發展,因此從2007至今陸續被上海、深圳、舟山、廣州、青島和天津,以及域外的新加坡和釜山超越。
您已閱讀16%(327字),剩余84%(177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