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蘇聯解體以來,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恐怖主義一度掀起過浪潮。 1999年2月,極端勢力組織了對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里莫夫的暗殺,六枚炸彈分別在卡里莫夫總統車隊行進路線上爆炸,卡里莫夫總統幸免于難。1999年夏和2000年春,幾股武裝向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發起了攻擊,對中亞國家造成了極大沖擊。2004年3月,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和布哈拉發生了恐怖爆炸,而較小規模的恐怖事件在中亞更是時有發生。
但綜合而言,自蘇聯解體之后,中亞五國的恐怖主義發生頻率整體上偏低。相關研究顯示,中亞五國在轉軌之后至2012年,每國年均恐襲次數基本都在10次以下,頻率和烈度看起來并不是很高。并且,中亞五國一直在和世界主要大國合作以打擊本土和外來恐怖主義。近年來,中亞五國的恐怖主義威脅烈度似乎一直不高,伊斯蘭圣戰旅(Jihad)更是數年都未在中亞五國發動攻勢。因此,中亞五國的恐怖主義威脅似乎在逐漸退潮。近期,英國智庫“戰爭與和平報道研究所”(Institute for War and Peace Report,IWPR)和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中國外部風險展望》中都未提及中亞五國的恐怖主義風險。
但是,綜合歷史與現實因素,安邦智庫(ANBOUND)研究人員認為,恐怖主義依然是中亞五國的重要威脅,且有著較強的蔓延-擴散性,會對包括中國新疆在內的地區穩定產生持續性的威脅。
您已閱讀23%(617字),剩余77%(204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