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通縮壓力有所上升,特別是PPI持續負增長的當下,一些投資者對中國一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感到憂慮。產能過剩一方面似乎造成了更大的通縮壓力,另一方面還可能對金融穩定構成沖擊。然而,筆者的研究表明,中國的產能過剩主要還是以周期性的產能過剩為主,尚未出現大范圍的結構性產能過剩。這意味著伴隨著總需求回升,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會自動得到緩解。從宏觀層面來看,當前中國工業部門產能過剩的風險并不嚴重。當然,尊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避免產業政策長期失調仍然是防范中國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問題的必要舉措。
產能過剩的類型
產能過剩分為周期性和結構性兩種。周期性的產能過剩其實是總需求不足或者經濟周期處于偏底部位置的另外一種說法。這是因為,只要經濟整體存在明顯的負產出缺口,不可避免大量行業就會存在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實際上,不僅僅產能是過剩的,勞動力也存在過剩——失業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也比較常見。周期性產能過剩的應對之策也比較簡單,只要讓總需求回升,那么周期性產能過剩問題自動就會得到緩解。
您已閱讀18%(441字),剩余82%(20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