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新能源鋰電材料高新技術企業華友鈷業和含氟化工高新技術企業永太科技相繼在瑞士證券交易所(簡稱瑞交所或SIX)和倫敦證券交易所(簡稱倫交所或LSE)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簡稱GDR),兩支GDR在發行日相對于A股收盤價分別折價4.3%和11.5%。對于可以轉換為A股的GDR,發行價格與A股的價差是否會給投資者帶來套利機會?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什么是GDR,分析相關的交易策略,并解答這樣的套利機會是否存在的問題。
本文所說的GDR,就是中國企業在歐洲市場發行的全球存托憑證,類似于很多中概股,如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在美國發行的美國存托憑證(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簡稱ADR),代表了相關中國A股的權益,而且,GDR在兌回限制期后可以和對應的A股相互轉換。
GDR是中國和歐洲的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下的業務,始于2018年滬倫通機制創建,符合條件的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可以在倫交所發行GDR上市。2019年華泰證券發行首支GDR,2020年中國太保、長江電力、國投電力三家國企也先后發行GDR。在中美摩擦背景下,中資企業探尋境外融資的新渠道,2022年,滬倫通升級擴容至中歐通,GDR發行主體擴容至涵蓋深交所上市企業,發行地拓展至包括瑞士、德國,2022年7月中歐通正式開通,多家民企相繼發行GDR。截至2023年7月28日,共有21家中國企業已在倫交所、瑞交所發行GDR,還有30余家企業計劃發行G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