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時任總理朱镕基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時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主席艾倫-格林斯潘。格林斯潘當時說道:“如果中國的銀行支持改革,不良資產問題一定會解決的,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經濟發展。”而朱镕基則談了另一個困擾中國經濟的問題。他說:“國有企業的問題……現在我們實行‘抓大放小’政策:‘抓大’就是著重搞好大型企業;‘放小’是要放開中小企業,只保留必要人員,多余的下崗,發最低工資,下崗人員搞第三產業。這個調整時間需要三年,那時國有企業的情況會有很大好轉?!?/p>
上面這段簡短的對話,直接點明了中國上世紀90年代末所面臨的重重問題,以及當時的組合式應對策略。
第一項改革涉及的就是不良資產處置。銀行的改革并不僅僅涉及上面提到的不良資產處置,實際上現代銀行體系建立起來也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正是現代銀行體系的建立才使銀行整體的壞帳風險暴露出來,同時也讓市場對銀行業整體的風險有了明確預期,此時再推出銀行業的不良資產處置方案,市場才能夠充分地給風險資產定價?!吨袊嗣胥y行法》在1995年3月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以法律形式才被確定下來。當時確定的中央銀行的職能兩個:一是運用獨立的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控;二是對所有金融機構進行監管。而監管所參考的則是美國金融監管指標體系CAMEL。它包括:(1)資本充足率;(2)資產質量,就是不良資產的占比;(3)管理質量;(4)盈利水平;(5)盈利水平??梢?,正是前期的中央銀行制度的鋪墊,才讓全面處理銀行體系不良資產有矩可循。也是人們對整個銀行業和經濟恢復信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