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量范式轉向存量范式是正確理解當前中國經濟的前提。也就是中國已經走完了為積累原始資本的“大投資時代”,當前處于如何向存量資本資產要紅利的“運維時代”。新時代的投資范式,無論是輪動選股還是周期擇時,都需要進行重大的調整。尤其是轉型時期伴隨著劇烈的價值重估,系統性風險-收益β會全面碾壓個體性α。
就像大投資時代,在轟轟烈烈的增量-流量加持下,不掙錢或想虧錢都很難,負債很容易形成資產。而在存量運維時代,當杠桿去化、貨幣減速、需求收縮的時候,資產一轉眼就成了負債。此時四處都缺錢,同時賺錢也越來越難——從俯仰皆是的普遍機會,轉變為特殊時代的特殊機會,包括被時代錯殺的優質資產。
β時代的結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退潮,個體化、個性化的努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大投資時代的落幕也意味著普惠式的機會窗口關閉,躺著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無數個圍繞著高速增量模式生存的“食利階層”將難以維系。最近幾年,公共服務部門、金融、醫療等行業的反腐,反映的并不僅僅是國家意志,而是社會大多數人的訴求。
您已閱讀11%(434字),剩余89%(339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