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可謂是名動華夏。6月他在香港為一家券商做策略會演講時闡述了他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對日本長期低迷的經濟提供了一個簡單直觀的解釋,據此對中國的經濟前景也進行了展望,并給出了鮮明的政策建議。當前恰逢中國經濟較為低迷,房地產市場承壓,他的理論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和認同。
辜對自己在經濟學理論上的貢獻也頗為自信,在其《大衰退》一書中他自稱解釋了美國大蕭條,因而摘取了宏觀經濟學的“圣杯”。在前述的演講速記稿中,他聲稱:凱恩斯的“通論”未能發現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概念,美聯儲前任主席伯南克在讀了他的書之后才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采取了正確的行動,而歐洲央行因為沒有采納他的理論則多受了很多挫折。辜朝明的這些說法引起了我的興趣,商業機構的經濟學家是從事經濟預測和分析的,極少有人會聲稱自己有學術上的建樹,更不用說要和學術界的頂尖學者一比高下。我對凱恩斯和伯南克的著作和生平都算是比較熟悉,就我有限的閱讀,我也從來沒有在學術界的相關重要論文或專著里看到過對辜朝明的任何引用或評論。
究竟是一位不世出的杰出經濟學家超越了這個時代?還是辜的理論價值有限?回到《大衰退》一書,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您已閱讀15%(501字),剩余85%(276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