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第一次送老大去小學時,每日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日子曾那樣遙遙無止境。我2004年去英國留學時,當時一名中國博士生的兼職工作就是幫英國家庭接送孩子上下學,當時我覺得這事怎么能這么重大?沒想到后來我成為全職媽媽,這事就成了我過去近十年的日常。
這十年值得記錄的原因,是因為我的教育思想逐漸開始轉變,從不能輸在起跑線,焦急孩子未來成功路的中國媽,轉變成了“不再怎么管孩子,也不著急她們的未來”的媽——因為我逐步擺脫了被責任羈絆的人生,而進入了享受個人權利的新生活。請注意,這不是自私。與此同時,英國小學對于我過去文章里反映英國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撰寫,多有幫助。因為小學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愛、尤其關照弱勢群體、講究平等的社會機構。
老大四歲進小學那會,我人在英國,腦袋可是中國式武裝。滿腦子的不能輸在起跑線、望子成龍、孩子不成功就是自己最大的失敗之類的。現在回看,那樣的思維很嚇人,很折磨父母和孩子。可那會兒我的育兒行為完全是被那樣的奇談怪論支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