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該怪誰,或者該怪什么呢?為什么在上一場金融危機爆發15年后,我們可能會看到另一場金融危機爆發?在許多人看來,這是央行長期實行超低利率的錯。另一些人認為,是盲目迷信紓困的錯。我們無需費力就能找到這些觀點的思想淵源。它們存在于奧地利經濟學派中。正如布拉德?德隆(Brad DeLong)在他的優秀著作《無精打采地走向烏托邦》(Slouching Towards Utopia)中所寫的那樣,這種觀點是“市場賞賜,市場收回;愿市場之名被稱頌。”奧地利人的觀點并非完全錯誤。他們也不完全正確。
這種觀點從根本上認為,2007年至2015年的跨大西洋金融危機是過度寬松貨幣政策的產物。因此,過度寬松貨幣政策加上紓困,阻礙了原本可以讓經濟恢復健康活力的創造性破壞。最后,在新冠疫情之后,又一輪過度寬松貨幣政策,加上積極的財政政策,導致了高通脹和更嚴重的金融脆弱性。現在是自食其果的時候了。
故事很簡單。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您已閱讀22%(406字),剩余78%(142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