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馬爾薩斯陷阱”一直是解釋公元1800年之前的經濟史的主導理論。“人口以幾何級數增長,生存資源以算術級數增長”,這個簡單而悲觀的模型,不僅主宰著人們對經濟史的理解,甚至給經濟學帶來了“憂郁的科學”的綽號。而清華大學經濟學學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博士吳樂昱的《富種起源》一書,通過把馬爾薩斯模型從單一生存品擴充到生存品和效用品兩部門模型,以及引入達爾文式的族群競擇機制,塑造了新的解釋框架。這也被視為中國經濟學家發展普世性理論的一次嘗試。近期FT中文網就此書對吳樂昱進行了專訪。
FT中文網:你能概述一下這本書的內容和框架嗎?
您已閱讀4%(274字),剩余96%(647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